《大周列国志》秦汉剧本中,北漠统治攻略主要讲述了在古代中国北方草原上,如何通过政治、军事手段来统治和扩张领土。该攻略强调了建立强大的军队、维护内部稳定、与周边势力保持良好关系的重要性。也提到了要善于利用地理环境和资源优势,以及灵活运用各种策略和计谋来应对外部威胁。整个攻略旨在为统治者提供一套完整的治理方案,以实现北漠地区的长期稳定和繁荣发展。
在秦汉剧本中,若玩家使用非匈奴、西域、北狄或西戎势力统治北漠,会触发农牧冲突debuff。有人建议设置军镇缓解,但军镇上限仅为五个,而北漠多达百城,效果显然十分有限。
农牧冲突
也可以任用匈奴的卿士,但在新版本中,公卿叛乱的概率极高,即使忠诚度满格、不满值为零,派驻外地的公卿仍可能突然背叛,因此这也不是一个稳妥的长期策略。
《公卿叛乱》
因此,最稳妥的办法是将这些城池直接由中央掌控。那么问题又回到最初,如何彻底化解农牧冲突带来的负面影响?根据我的观察,在游戏中叛军的出现与所在城池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密切相关。比如,西域地区的国家在河西走廊一带较容易出现中原或西戎叛军;匈奴势力在代北区域易遭遇北狄或西戎叛军;百越控制江东后可能出现东夷或中夏叛军;辰韩和扶余若占据朝鲜半岛北部,则容易引发东夷叛军。
这款游戏中的异族,如匈奴、西域、百濮、象雄、百越、辰韩、扶余等,实际上都是传统四夷(北狄、西戎、南蛮、东夷)的变体设定,玩家可通过各族的属性加成和君主服饰看出端倪。
《中原叛军》
《百越叛军》
《匈奴叛军》
而且叛军的文明阶段与母国保持一致,其中央和地方官职也大致相同,因此我们可以进行如下操作:
开局选择边缘国家更易操作,推荐使用楚汉时期的翟国或代国作为起始。
开局随意布阵,迅速对匈奴开战,夺取北漠城池。
第三步,在攻占北漠城池并触发事件后,选择封贡藩国,优先任用宗亲人物,建立听命的傀儡政权。
傀儡国无法拒绝宗主国的外交请求。
第四步,把傀儡国爵位降到最低,让它无法拥有附庸,并派间谍潜入,为后续行动做准备。
防止傀儡国将飞地分封给匈奴渐将王。
第五步,先给予一块飞地,随后向傀儡国宣战,在占领飞地后逼迫傀儡国议和。注意,必须是飞地,否则叛军的族群很可能与母国相同。
战后归还飞地,和平共处。
占领城池后,易引发叛乱与骚动。
随后展开秘密行动,暗中支援叛军。
叛军来自西戎,其文明发展水平与母国相同。
在第五步中需特别注意,由于匈奴设置了裨王官职(维稳能力100,每年降低5点叛心),且所分封的附庸为圣人阶段,并继承了母国的郡国体制(郡监同样拥有100维稳能力和每年减5点叛心的效果),这些加成极易抵消飞地每年增加10点叛心的负面作用。因此,我们主动占领飞地,目的是提高当地城邑的叛心与骚乱程度。当飞地城邑的叛心达到60以上时,发生叛乱的可能性极大。此时我们便可加以推动,确保城邑爆发叛军。此前派遣间谍建立谍网,也正是为此刻制造混乱做准备。
(官职加成)
若选择的叛军势力既非北狄也非西戎,建议多次读档重来,直到结果满意为止。推荐优先刷选西戎,因北狄在城战中会使士气大幅下降75%。
待匈奴附庸起兵叛乱时,我们再出兵剿灭其母国,令叛军自立为国。
(叛军立国)
最后一步,将其收为附庸,将所有城邑赐予他,随后对其宣战。在即将灭亡自己时切换为旁观模式,待势力覆灭后便可选择该势力。
从国家概览可见,该势力的族域已属西戎,因此我们在北漠地区不会出现农牧冲突,可直接统治而无需承受负面效果。同时,我们的文明已进入圣人阶段,制度与文化同母国基本一致,稍加调整后便能继续对外扩张。
《叛军族域》
字体大小代表概率高低。
此方法同样适用于游玩其他文明阶段的国家,还可修改玩家所属的族域(仅限华夏族域:中夏、西戎、北狄、南蛮、东夷),并体验异族官职,如扶余、匈奴等官职。其原理在于叛军可继承母国的官职与文明阶段,从而实现多样化的游戏体验。
秦汉时期吕氏之乱重现,复兴东夷,游历扶余国担任官职(关注我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