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是一场重塑AI行业的行动革命,旨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和应用。该大会汇聚了全球顶尖的AI专家、企业家和政府代表,共同探讨AI的未来发展,探讨如何通过AI技术解决现实问题,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此次大会将促进全球AI行业的交流合作,为AI行业的未来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行业观点】在场馆内,人形机器人能模仿人类打鼓、取物,智平方的AlphaBot既能架子鼓演奏,也能制作咖啡和冰淇淋。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已拉开帷幕,本届大会首次聚焦“学术突破、软硬结合、全球治理”三大核心板块,有800多家企业参展,集中呈现3000多项前沿成果,其中包括100多款“全球首发”“中国首秀”的新品。从大会首日的情况来看,透露出哪些新的趋势?
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发表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备受关注的消息是《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的发表。《行动计划》指出,人工智能是人类发展的新领域,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也可以成为造福人类的国际公共产品。在智能时代,只有同球共济,才能在发挥人工智能潜力的同时,确保其发展的安全性、可靠性、可控性和公平性,最终落实联合国《未来契约》及其附件《全球数字契约》有关承诺,为所有人创造包容、开放、可持续、公平、安全和可靠的数字和智能未来。
针对如何把握人工智能公共产品属性、推进其发展和治理,国务院总理李强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更加注重普及普惠,充分用好人工智能发展的已有成果;二是更加注重创新合作,力求取得更多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性科技成果;三是更加注重共同治理,确保人工智能最终能造福人类。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积极参与推动多双边合作,愿向国际社会提供更多中国方案,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并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
同时,《行动计划》对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作出部署,强调要秉持开放共享精神,鼓励尝试与探索,搭建各类国际科技合作平台,营造创新友好的政策环境,加强政策与监管协调,促进技术合作与成果转化,降低和消除技术壁垒,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突破与持续发展,深度挖掘“人工智能+”开放应用场景,提升全球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水平。
AI Agent持续走深向实
2025 年,AI Agent成为人工智能行业竞争激烈的领域。不久前,OpenAI推出其首款AI Agent——ChatGPT Agent,其特性与通用型智能体Manus、Gens Park有几分相似。在本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AI Agent的发展呈现出持续走深向实的态势,让人感受到这一领域的活力。
据中关村在线消息,大会首日有重磅成果亮相: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算法创新院与深势科技联合发布科学基座大模型Innovator,并依托该模型推出全球首个通用科研智能体SciMaster。据悉,SciMaster集成了众多科学专用工具,能生成“深度调研报告”,支持思维链编辑功能,目前已接入DeepModeling开源社区。
此外,京东云也有重要动作,正式开源JoyAgent智能体。作为行业内首个100%开源的企业级智能体,JoyAgent实现了产品级开源,涵盖前端、后端、框架、引擎及核心子智能体。目前,京东内部的智能体数量已超 2 万个,覆盖零售、物流、金融、工业、健康等多个领域,应用于智能客服、物流运输、研发效能等场景,帮助员工提升了工作效率。
AI 大模型持续深入行业、场景
用户输入简短文字,大模型能自动生成创意图像和视频;扫描X光、CT影像,大模型可辅助医生为患者分析诊断病情;1分钟内快速预测未来10天的天气,若有极端天气可能,提前发出预警……当前,人工智能大模型蓬勃发展,新应用不断出现,正在赋能千行百业。
在智驾领域,极氪9X、领克10EM-P、吉利银河A7和吉利银河M9等全新产品,以及千里浩瀚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吉利未来出行星座、AI智能可穿戴设备等吉利“全域AI”技术体系成果均有展出。其中,吉利携手千里科技、阶跃星辰共同发布了面向AI Agent原生打造的下一代智能座舱AgentOS(预览版),可为用户带来更自然、拟人和情感化的座舱交互体验。
针对气象领域,中国气象局发布全民早期预警中国方案“妈祖(MAZU)”,并向吉布提、蒙古两国代表捐赠“MAZU-Urban”城市多灾种早期预警智能体,这标志着这套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与气象科学的智能体开始承担跨国气象防灾减灾任务。该方案旨在构建包含多灾种预警的全球早期预警服务网络,与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分享中国经验和技术成果,缩小早期预警能力差距、共同应对全球气候挑战。
针对科研领域,由中国科学院联合团队自主研发的“磐石科学基础大模型”发布。该科学基础大模型采用专业科学知识和数据进行训练,服务于科学任务,能够实现对波、谱、场等多种科学模态数据的深入理解,具备科学文献萃取融合、科学知识表征推理和科学工具编排规划等核心能力,为各领域的科技创新提供智能支撑。
在智能穿戴领域,阿里巴巴发布了首款自研AI眼镜“夸克AI眼镜”的技术研发进展。据悉,夸克AI眼镜融合了阿里和支付宝生态,具备通义千问大模型和夸克最新AI能力,支持高德近眼导航、支付宝看一下支付、淘宝比价、飞猪商旅提醒等场景。夸克AI眼镜具备通话、音乐、翻译、会议纪要等功能,并在AI交互、佩戴、显示与影像、续航等方面有突破。
支撑AI产业发展的中国力量
支撑大模型发展,除了算法,数据、算力也很重要。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表示,中国移动将全面升级“AI+”行动计划,持续深化 AI“供给者、汇聚者、运营者”定位,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构建一流人工智能全栈能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具体而言,中国移动将构建元宇宙数实融合训练场,推动“碳硅混编班组”和“数字孪生工厂”成为企业标配,加速自主运行、智能决策、全局优化的智能制造落地。同时,联合国资央企和AI产业链伙伴,牵头建设并运营国家级AI开源开放创新载体,面向全社会提供算力调度、数据处理、模型训推和应用开发的全流程服务,带动“国芯国模”技术和生态成熟。
较为重要的是,华为首次线下展出昇腾384超节点,即 Atlas 900 A3 SuperPoD,该产品基于超节点架构,通过总线技术实现384个NPU之间的大带宽低时延互联,解决集群内计算、存储等各资源之间的通信瓶颈。通过系统工程优化,实现资源的高效调度,让超节点能像一台计算机一样工作。
未来AI将变得更为普惠
2024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杰弗里辛顿26日表示,人类面临的重要挑战是如何让人工智能既拥有智慧,又能辅助人类,这值得全球合作应对。辛顿认为,根据符号人工智能理论,句子可转化为精确的逻辑表达式,但实际上人们并非这样理解句子,训练超级人工智能时,如何让它既拥有智慧,又能辅助人类,是全球合作的重要议题。
MiniMax的创始人兼CEO闫俊杰表示,未来AI会多家争鸣,一方面模型会有各自特点,另一方面AI更多是Multi-Agent,即多个模型和多个工具。此外,过去一年越来越多的开源模型产生影响力,其能力接近最好的闭源模型。
闫俊杰提到,“未来AI会更普惠,由于模型的大小与芯片的计算速度成正比,目前训练单模型的成本几乎固定,推理成本在不断降低,未来一两年内最好模型的推理成本有望再降低一个数量级。Token 会更便宜,但Token量会显著增长,这使得算力需求仍在增长。”闫俊杰认为,AGI(通用人工智能)会实现,并将服务大众。
写在最后
人工智能技术正渗透千行百业,在这一历史节点,关于未来AI技术应用场景、发展趋势的思想与实践碰撞,变得更为重要。本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来自全球的企业展示了各自的实践成果,它们以自身探索推动着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这些实践成为支撑AI发展的关键力量,也贡献了适合自身发展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