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的起止时间为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地点主要在中国西北地区。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为了保存力量和争取革命胜利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大转移。长征历时两年,途经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四川等地,最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长征的胜利,不仅挽救了红军和中国共产党,还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本文目录导读:

  1. 长征的起止时间
  2. 长征的背景与过程
  3. 长征的意义与影响
  4. 长征精神与当代价值

一段伟大的历史征程

长征,作为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段重要篇章,不仅是一次军事行动,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本文将围绕长征的起止时间展开,详细回顾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过程和意义。

长征的起止时间

长征的起始时间是1934年10月,结束时间是1936年10月,这场伟大的战略转移,历时两年,跨越了半个中国,是中共历史上最为艰难的一段历程。

长征起止时间和地点是什么  第1张

图片来自网络

长征的背景与过程

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保存革命力量,决定进行战略转移,长征开始于江西瑞金,红军在历经艰难险阻后,跨越了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四川等省份,最终到达了陕北的延安。

在长征过程中,红军克服了恶劣的自然环境、敌人的围追堵截以及内部的矛盾和困难,他们翻越了雪山、穿越了草地,渡过了金沙江等险峻的地形,红军还进行了多次激烈的战斗,如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等,充分展示了红军的英勇和顽强。

长征的意义与影响

长征不仅是一次军事行动的胜利,更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它使中国共产党保存了革命力量,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长征也锻炼了党的队伍,培养了无数优秀的革命战士和领导人才,长征还传播了革命的思想和理念,使更多的人认识到了中国革命的正义性和必然性。

长征精神与当代价值

长征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在当今社会,长征精神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它激励着我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在追求个人梦想和事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团结协作的过程中,要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长征的起止时间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它的历史意义和价值却永远不会被遗忘,长征不仅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它所体现的长征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勇攀高峰。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继续发扬长征精神,坚定信念、勇往直前,我们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过程中,不断努力、不断奋斗,我们要铭记长征的历史,传承长征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长征的起止时间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它的历史意义和价值却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我们要以长征精神为动力,不断前进、勇攀高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