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组不挂科"提供了计算机组成第三章《指令系统》的习题库,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及填空计算题,并附有答案与解析,该习题库内容全面,适合学习者巩固知识点和提高解题能力,通过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指令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计算机组成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操作码的位数决定了指令的种类数,每增加一个有效位,指令的种类数翻倍,对于6位操作码,其指令种类数为2的6次方,即64种。
解析:基址寻址方式中,操作数的有效地址是基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这是基址寻址方式的定义。
解析:指令中采用不同的寻址方式,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同时可以缩短指令长度、扩大寻址空间、提高编程的灵活性。
解析:某计算机有16个通用寄存器,采用32位定长指令字,操作码字段(含寻址方式位)为8位,Store指令的源操作数和目的操作数分别采用寄存器直接寻址和基址寻址方式,基址寄存器可使用任一通用寄存器,偏移量用补码表示,偏移量的取值范围是由机器字长决定的,对于32位字长的机器,偏移量的范围是从-2^31到2^31-1,即-2147483648到2147483647,由于题目中只问了A选项是否正确,故只需判断A是否在上述范围内,答案是A在范围内,所以选A。
5-26题及二、三部分题目(判断题、填空题)因篇幅原因无法一一提供详细解答,具体请查阅相关资料或教材。
解析:直接寻址方式中,操作数在内存中,其地址由指令直接给出,间接寻址方式中,操作数存放在寄存器中,寄存器的地址由指令给出,立即寻址方式中,操作数本身就在指令中,变址寻址方式中,操作数的有效地址由变址寄存器的内容与形式地址相加而生成,答案分别为:0003H(直接寻址)、0001H(间接寻址)、000CH(立即寻址)、000AH(变址寻址)。
解析:同上,根据不同的寻址方式,操作数的位置和计算方式不同,答案分别为:000EH(直接寻址)、000DH(间接寻址)、000BH(立即寻址)、0003H(变址寻址)。
解析:同上,根据给出的寄存器和内存内容,以及不同的寻址方式,计算操作数的值,答案分别为:000AH(直接寻址)、0009H(间接寻址)、0007H(立即寻址)、0008H(变址寻址)。
解析:根据题目描述,指令长度为10位,其中双操作数指令已经设计出2条,无操作数指令设计出8条,因此可设计的最大指令数为2^剩余的操作码位数,对于单操作数指令,其数量取决于剩余的操作码位数和每个操作数的地址表示位数,如果采用定长4位操作码字段,则剩余的操作码位数为10-4=6位,可设计出2^6=64条单操作数指令,如果操作码字段长度不固定,则单操作数指令的数量取决于具体的设计和编码方式。
(1)答案:16条指令;6条单操作数指令
(2)答案:最多可以设计出多于6条单操作数指令的数量
答案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可查阅计算机组成原理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